北京日报:以科学精神发掘和利用好中医药宝库
近日,钟南山院士在研讨会上透露,通过一系列体外研究发现,复方板蓝根颗粒对新冠病毒有抑制效果。该消息引发广泛社会关注,部分剂型的板蓝根一度脱销。对此,相关方面也作出进一步解释:体外实验结果有效只是基础环节,距离临床效果还有很长一段路。
在今年这场艰苦的疫情阻击战中,中医药的作用一直备受瞩目。从防治实践来看,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,使用率达90%以上。作为代表的“三药三方”,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的发病率、转重率、病亡率,促进了核酸转阴,提高了治愈率,加快了恢复期康复。同时,中药成本较低且相对易得,不仅保证了患者的及时用药,还显著节约了医保费用支出……在面对未知病毒、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,中医药的力量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医疗技术是“一个伟大宝库”。眼下,“中国处方”已远播海外,成为中国对全球抗疫的又一贡献。
“岂曰无药,古有良方”,中医药在抗疫中获得的关注与肯定令人振奋。要知道,近百年来,中医药一直饱受“疗效难量化”“毒性未可知”甚至“伪科学”等质疑与否定。加之一些乌七八糟的保健品招摇撞骗,更让其背上了许多污名。从这个角度看,抗疫也算是中医药的又一场正名之战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中医药已尽善尽美,产业鱼龙混杂、潜力挖掘不够、科学解释不足等问题依然客观存在,眼下正是乘势而上,补短板、强弱项的好时机。比如对药材进行现代化管理,推进规模化、产业化种植,确保用药安全;比如对经典方剂探本溯源,为其补足科学“气血”。在这方面,典型案例莫过于屠呦呦团队立足青蒿治疟疾的古方,利用现代技术提取出了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。青蒿与青蒿素一字之差,却是破茧成蝶之变。事实证明,将中医药与现代科学融会贯通,“一筐草”就能变成“一堆宝”,中医药就能获得其应有的位置。
对中医药来说,因为今人研究利用不足而弃之一边是大谬,但社会上时而出现的“神药”情绪也不是好事。回看抗疫历程,不只是板蓝根,双黄连口服液、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都曾被一抢而空。即便专业人士屡屡提醒,“有效只是阶段性研究成果”“药不能乱吃”,仍无法缓解“宁可信其有”的群体非理性。而一旦无立竿见影之效甚至“吃出了副作用”,盲目追捧又反噬信任,这对中医药的发展是一种莫大伤害。这种现象,也无疑给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在传播一些专业概念时,学者和媒体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引发的认知偏差与过度反应。平日里要做足科普工作,及时、客观、准确答疑解惑,提升科学素养、夯实社会的理性基础。于广大民众而言,关键是避免听风就是雨,对医学要相信而不是迷信。
科学态度是最好的“防护服”。抗疫至今,与其说是中医药的“翻身仗”,不如说是科学精神的“大练兵”。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,摒弃偏见、各取所长,这才是对科学的最好尊重、对生命的最大负责。着眼未来,新冠肺炎疫情终会过去,但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不会结束。我们要吸取经验、尊重规律,发挥中西医并行的独特优势和作用,进一步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,推动民众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。各方携手筑起铜墙铁壁,就能达到“治未病”的效果。这是我们应对公共卫生风险的最大法宝,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最大底气。(来源:北京日报, 评论员:晁星)
推荐阅读